Powered by RND
PodcastsTechnology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

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

柯柯與肯吉在矽谷
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
Latest episode

Available Episodes

5 of 192
  • S2E19 深入解析特斯拉 FSD:為什麼 Robotaxi 每個城市都得重練?
    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,正式在德州奧斯汀上路了。馬斯克說這是 FSD 的指標性時刻,但很多人不知道,這根本不是真正的無人駕駛。因為每台 Robotaxi 的副駕駛座上都還坐著一位安全監控員,而且每進一個新城市,系統還得重新訓練與微調,處理無數長尾事件。這集我們就來聊聊:📌 FSD 到底是不是端到端?為什麼技術路線其實還是分層模組?📌 特斯拉怎麼用 AI 開車?感知模型和規劃模型如何分工?📌 Robotaxi 為什麼每進一個新城市都得重新訓練?調哪些專家?📌 MoE(混合專家)架構是什麼?怎麼解決大模型推論太慢的問題?📌 安全員還在也能叫無人車?Tesla 的 Robotaxi 真的是 L4 自駕嗎?🎧 如果你對 AI、自駕車、城市部署與技術演進有興趣,這集不能錯過。🔗 《矽谷輕鬆談》傳送門 ➡️ https://linktr.ee/jktech(00:00) 開頭(01:03)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正式登場!(02:04) 副駕有安全員還算是「無人車」嗎?(03:55) 事件一:導航失靈,左轉直走分不清(04:47) 事件二:逆光鬼煞!FSD 看不到路(05:31) 事件三:第一次人為介入現場還原(08:37) 關鍵法案:德州 9/1 起無人載客要執照(10:40) FSD 到底怎麼運作?(12:01) 我完全不怕酸民(12:54) 傳統自駕車怎麼做?(14:16) V12 的革命:C++ 被 AI 模型取代了(15:58) 特斯拉資料策略:不是什麼都上傳(17:40) FSD 真的是端到端?實際架構拆解給你看(20:32) 技術最大挑戰:模型太大跑不動(22:39) 混合專家模式:每種路況召喚不同專家(25:56) 長尾事件最難搞,AI 要學的還很多(27:06) 為什麼光達雷達在極端情況下更穩?(29:27) 擴展速度有這麼快?別被馬斯克騙了(30:32) Robotaxi 進軍新城市:實際流程拆解(32:43) 特粉先別急著罵(35:30) 作者外出取材下週停更
    --------  
    36:42
  • S2E18 穩定幣法案通過:川普跟 Circle 成為最大贏家?
    美國史上第一部穩定幣法案,最近在參議院正式通過。一通過,Circle 股價直接從 $31 飆到 $242,暴漲超過八倍。這不只象徵美國從打壓轉向擁抱加密貨幣,更讓一個人合法暴賺——川普。因為這條法案明文寫著:禁止官員持有或經營穩定幣,但總統、副總統除外。沒錯,川普家族最近推出的穩定幣 USD1,才剛透過阿布達比主權基金,完成 20 億美金的大交易。而真正賺最多利息的,可能還不是 Circle,而是背後坐收分潤的 Coinbase。這集我們就來聊聊:📌 穩定幣法案 Genius Act 到底寫了什麼?為什麼意義重大?📌 為什麼這條法案讓川普例外?他真的有違法套利空間嗎?📌 Circle 是怎麼靠發 USDC 賺國債利息的?這模式能持久嗎?📌 Coinbase 怎麼搶走 58% 利息收入,還有機會拿走 USDC 商標?📌 幣圈喊去中心化,最後還是得靠傳統金融接住這些錢潮?🎧 如果你對加密貨幣、金融法規、政治利益交換感興趣,這集不能錯過。🔗 《矽谷輕鬆談》傳送門 ➡️ https://linktr.ee/jktech(00:00) 開頭(01:03) 上集 Scale AI 為什麼爆紅?(06:41) 穩定幣前情提要(07:55) 穩定幣法案 Genius Act 是什麼?(09:49) 法案通過後的影響(11:42) 川普專屬後門條款(14:14) 誰會受惠?誰會被打擊?(16:47) Circle 的瘋狂飆漲合理嗎?(18:54) Coinbase 吃掉大部分利息(21:26) 為何 Circle 簽不平等協議?(22:40) 幣安當年怎麼打壓 USDC?(25:10) Circle 最大的風險(25:57) 幣圈的去中心化矛盾
    --------  
    27:58
  • S2E17 Scale AI 揭密:矽谷最神秘 AI 公司,背後竟是血汗人力工廠?
    Meta 最近砸下 143 億美金,買下 Scale AI 將近一半的股份。這家公司你可能沒聽過,但它的客戶包括 Google、OpenAI、Amazon、Nvidia,全都是現在最強的 AI 玩家。而 Meta 不只砸錢,還把創辦人 Alexandr Wang 連同整個團隊請進自家,成立全新的 AI 實驗室。看起來像是 AI 世界的強強聯手,但背後,卻牽扯出矽谷資料帝國的勞力地基——幾十萬外包工人,靠手動清洗、標註、篩選,撐起了最先進的大模型。這集我們就來聊聊:📌 為什麼 Meta 不併購,只買 49%?這種「不併購的併購」有什麼盤算?📌 Scale AI 到底在做什麼?為什麼它對所有 AI 公司都這麼關鍵?📌 背後 24 萬外包工人怎麼工作?為什麼有人說它是 AI 時代的血汗工廠?📌 創辦人 Alexandr Wang 是怎麼用人力打贏自動化,做到三年營收八倍成長?📌 這場交易,對 AI 世界的權力結構會帶來什麼變化?🎧 如果你對 AI、創業、資料供應鏈的黑箱感興趣,這集不能錯過。🔗 《矽谷輕鬆談》傳送門 ➡️ https://linktr.ee/jktech(00:00) 開頭(01:08) 育兒心得:一定要生兩個(04:32) 育兒心得:竹科父母的焦慮(08:02) Meta 砸 143 億美金投資 Scale AI(09:02) 為什麼選擇不併購的併購?(11:52) 馬克慌了?Meta 生成式 AI 的背水一戰(14:15) AI 工程師年薪兩百萬美金?(15:55) Scale AI 到底在幹嘛?矽谷最隱形的資料帝國(18:35) Scale AI 創業故事:大一休學做資料工廠(20:33) 三年營收 8 倍成長 Scale 跟上 AI 大爆發(22:05) 成為 AI 界的 AWS(23:23) 最大爭議:24 萬外包工人的數位血汗工廠(26:57) 如何大量標註又確保品質?(30:03) 被炒也能變億萬富翁:Lucy Guo 的傳奇轉身(31:20) 一個關鍵決定改變你的一生
    --------  
    33:31
  • S2E16 Robotaxi 大戰開打:特斯拉 vs Waymo 誰能稱王?
    特斯拉的無人計程車,準備正式上路了!沒光達、沒高精地圖、甚至沒太多測試,Model Y 直接升級就能上街。馬斯克說:兩年內,會有超過一百萬台 Robotaxi 上路。另一邊,Waymo 花了十年、車價破百萬、地圖畫到手斷,才讓無人車在舊金山、鳳凰城穩定營運,市占甚至超過 Lyft。現在,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路線,要正面對決——比技術、安全、成本,還有速度。這集我們就來聊聊:📌 為什麼特斯拉敢直接軟體升級就上街?📌 Waymo 怎麼做到在舊金山市佔率超車 Lyft?📌 無人車真的能完全不靠人?遠端操控的祕密是什麼?📌 成本 vs 安全,誰的模式比較有機會活下來?📌 特斯拉這次,能不能真的彎道超車?🎧 如果你對 AI、交通、城市未來有興趣,這集不能錯過。🔗 《矽谷輕鬆談》傳送門 ➡️ https://linktr.ee/jktech(00:00) 開頭(01:01) 特斯拉無人計程車正式上路(06:00) 馬斯克想讓你免費幫他跑車?(07:38) Waymo 近年戰績總整理(09:37) 為何 Waymo 擴張這麼慢?(10:02) 一場事故讓 Cruise 全面熄火(11:50) Waymo 為什麼堅持畫地圖?(16:01) 為何選最難搞的加州先上?(18:56) 特斯拉 vs Waymo:理念完全不同(22:32) 無人車的真相:其實都有人在幫忙(25:02) 誰比較強?無人車的評比指標(27:45) 特斯拉這次能彎道超車嗎?
    --------  
    29:51
  • S2E15 掃眼球換幣值得嗎?世界幣登台:深入解析 Worldcoin 的願景與爭議
    有人排隊領幣,有人排隊掃眼球。這不是科幻電影,是台北街頭。Worldcoin,一個由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發起的專案,現在正式登陸台灣。掃一下眼球,就能領到幣,還說要打造 AI 時代的全球身分系統,鋪路給全民基本收入。聽起來很酷,但你確定你知道你交出了什麼嗎?這集我們聊聊:👁️ 世界幣的願景到底是什麼?AI 時代真的需要「一人一 ID」嗎?🔐 虹膜掃描 + 零知識證明,聽起來超安全,那你敢不敢掃?🌍 全球有哪些國家說不,為什麼?我們是不是低估了生物資料的風險?🪙 40 顆 WLD 換一雙眼睛,划算嗎?還是我們只是參與了一場無法退出的數位實驗?🎧 如果你對 AI 身分驗證、UBI、Web3、個資未來有興趣,這集會幫你重新思考:在 AI 時代,什麼才算是真正的「你」?🔗 《矽谷輕鬆談》傳送門 ➡️ https://linktr.ee/jktech(00:00) 世界幣登陸台灣(02:22) 願景:AI 時代的全球身份系統(05:29) 掃描流程揭秘(07:55) 零知識證明 + 上鏈來保護隱私(09:19) 世界幣現在能做什麼?(12:03) 隱私與安全疑慮(16:17) 該不該掃眼球換獎勵?
    --------  
    18:38

More Technology podcasts

About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

成為贊助夥伴一起支持我們持續創造優質的內容:https://glow.fm/jktech/ 這個頻道由在美國矽谷科技公司工作的軟體工程師肯吉 Kenji 和資料科學家柯柯 Jessica 所創立,帶給你來自美國矽谷科技業第一手的經驗分享,我們會談到軟體開發、職涯發展、美國的生活以及科技公司的新聞和八卦!想要了解矽谷科技業最新趨勢的你,千萬不能錯過喔! 矽谷輕鬆談傳送門:https://linktr.ee/jktech
Podcast website

Listen to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, Darknet Diaries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.net app

Get the free radio.net app

  •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
  • Stream via Wi-Fi or Bluetooth
  • Supports Carplay & Android Auto
  • Many other app features
Social
v7.20.2 | © 2007-2025 radio.de GmbH
Generated: 7/11/2025 - 12:19:06 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