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wered by RND
PodcastsEducation人民日报《人民时评》每日读报 申论写作学习

人民日报《人民时评》每日读报 申论写作学习

安屿同学
人民日报《人民时评》每日读报 申论写作学习
Latest episode

Available Episodes

5 of 86
  • 25年06月23日【人民论坛】从扶梯的小变化说起
    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06月23日【人民论坛】从扶梯的小变化说起作者:尹双红  从地铁出站的时候,发现自动扶梯左右两边各贴上了一双“小脚印”。了解后得知,原来这是示意乘客可以并排站立,不必“左行右立”。  “左行右立”,意指搭乘扶手电梯时靠右站立,将左边一侧留给着急的乘客快速通行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,这一“国际惯例”被国内许多城市引进,也被视为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。而如今,不仅是在北京,上海、广州、成都等多地都已通过不同形式取消“左行右立”。  小小变化却值得深思,从中可以悟出一些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。  为何取消“左行右立”?有研究表明,两侧同时站人时,扶梯每分钟可运送113名乘客,多于“左行右立”时的81名。此外,地铁运营公司还发现,95%的电动扶梯损坏是由于受力不均衡,这与长期“左行右立”导致扶梯左右两侧负载不同有直接关系。再加上地铁自动扶梯的运行速度较快,在其上行走或奔跑,安全隐患也不容小觑。  变还是不变?答案不在别处,在实践里。尽管是已经被普遍接受的“规则”或理念,但如果发现它不适应实践需要,就要坚决地予以破除。革故方能更好地鼎新,要坚定站在新事物的一面。改变“左行右立”,正是在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的革新之举。  “左行右立”的办法看似运行良好,实则已造成浪费和隐患。这也启示我们,时代在进步,实践在发展,必须涵养见微知著的智慧和驭势应变的本领。 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,在山东青岛,外贸企业纷纷加大开拓欧洲、东南亚等国外市场的力度,有企业今年前4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36%。在江苏南京,有企业提前布局跨境渠道,并自建独立站,在传统外贸遇阻的情况下,线上渠道成为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业绩亮眼。在浙江仙居,有企业积极对接国内渠道,根据国内市场的消费习惯,在产品适配性等方面作出改变,推动产品亮相线下商超、电商平台。  变化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面对变化消极被动,无所作为。保持锐意进取的心态,变中求新、变中求进、变中突破,就能赢得优势、赢得主动、赢得未来。  决定要变是第一步,如何变则进一步考验着治理的智慧。“左行右立”曾作为文明出行理念被社会普遍接受,也成为不少市民的习惯,各地在叫停“左行右立”的过程中,没有简单禁止,而是以随处可见的标识、广播引导等方式来进行柔性提醒,潜移默化。  由此而言,面对新趋势新认识,固步自封显然不对,盲目一刀切也不可取。比如,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中,传统产业就不能“一关了之”“一退了之”。“先载货后载人、先隔离后融合、先远郊后城区”,前不久,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拓展作出部署,展现出因地制宜、循序渐进的智慧。无论改革还是发展,都是长期工程、系统工程,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,既要有高瞻远瞩的谋略,也要有徐徐图之的耐心,应速则速,宜缓则缓,才能稳扎稳打,行稳致远。  “变者,古今之公理也。”识变应变求变,不是对来时路的否定,而是看到其中孕育的螺旋式上升趋势。保持发展的眼光、开放的心态,在实践—认识—再实践—再认识的过程中,我们的事业定将蒸蒸日上,与日俱新。
    --------  
    4:32
  • 25年06月23日【人民时评】“投资于人”需要良性互动
    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06月23日【人民时评】“投资于人”需要良性互动作者:韩鑫  让惠民之举产生实效,仅仅把政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是不够的,还要建立良性互动,认真倾听群众心声,使得服务更贴合实际需求  最近,两则关于服务驿站的消息,让人感受到公共服务的温度。  一则是交通运输部办公厅、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联合发文,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“司机之家”扩容升级。到明年4月底,全国将新增改造超千个“司机之家”,进一步改善广大货车司机停车休息环境。  另一则是浙江杭州一街道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当了60天外卖骑手,在5个平台跑了330单,行驶约2900公里,以“沉浸式调研”深入了解外卖员的真实需求,推动街道打造更实用的休息驿站。  两则新闻的一个共同点,就是公共服务补短板。我国有2亿多灵活就业人员,约有3800万名货车司机,数量庞大、分布广泛。优化资源配置,推动公共服务向这些群体延伸,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题中之义,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。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水平的提升,如今一线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有了切实改善。为高温严寒中工作的人发放补贴,为整日露天作业的人设立休息室……这些举措,瞄准人的迫切需求,体现了“投资于人”的理念。  “投资于人”,就要围绕人的需求来配置资源、优化服务。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挑战。知道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什么还不够,还要精准把握群众需求。  在一些骑手驿站,沙发、微波炉、雨伞、热水壶、电动车充电桩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,但利用率并不高。问题出在哪里?原来是选址的逻辑搞反了,不应该建起驿站等骑手来,而要在骑手常去的地方建驿站。而且骑手没有时间等充电,都是尽快换电尽快工作。细节没做到位,服务效果可能就不如人意。  这给人深刻启示,让惠民之举产生实效,仅仅把政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是不够的,还要建立良性互动,认真倾听群众心声,使得服务更贴合实际需求。  事实上,自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发文倡导至今,“司机之家”也是在与群众互动中不断完善的。早期,“司机之家”在各地建起来,但有货车司机反映找不到,于是增加了互联网货运平台导航功能;后来,有调研发现一些“司机之家”把基础服务变成收费项目,标准化建设便成为重中之重。如今的“司机之家”,既提供免费服务,也有优惠便餐,还有个性化服务,并公开服务承诺、内容、价格和监督电话,更受欢迎。  从保障生存、寻求发展到实现价值、赢得尊重,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,还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。更好地“投资于人”,就要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拓展共建共享的深度与广度。  以新就业群体为例,他们流动性强、覆盖面广,不仅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对象,也是基层治理的潜在力量。近年来,一些地方在为快递员和外卖员等群体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,积极引导他们发挥“流动网格员”作用,既提升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,又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活力。  民生建设关系千家万户,桩桩件件都要全力以赴、细细思量。在真诚对话中读懂群众期盼,在深入沟通中号准民生脉搏,让每一项政策服务直抵人心,这是精细治理的目标所向,也是党员干部的使命所在。
    --------  
    4:30
  • 25年06月20日【人民时评】以“负面清单”促规范办学
    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06月20日【人民时评】以“负面清单”促规范办学作者:黄超  以“负面清单”为抓手,把相关原则具体化为一张“不可为”的明细表,推动构建更加系统、更加有效的规范管理机制,才能更好营造公平公正、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  要求统一购买质次价高的校服、捆绑销售过多的教辅材料、供应营养卫生不达标的“校园餐”……这样的不规范办学行为时有发生,社会高度关注,亟须拿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。  种种侵害学生权益的行为,家长虽然不认同,却因为担心孩子在学校会被区别对待,往往只能在心里抱怨,很难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。在利益驱动下,类似的违规办学行为屡禁不止,监管不到位也让一些违规者心存侥幸。  为了进一步清理整治违背教育规律、侵害群众利益的办学治校行为,教育部办公厅不久前印发通知,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,并列出16条“负面清单”,直指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基础教育管理重点难点问题,回应了群众的现实关切。  “负面清单”是促进规范办学的有力抓手,有很强的震慑作用。针对办学行为的“负面清单”始于去年,今年有所扩充,新增考试安排、校规校纪、食品安全、校服采购等方面的内容。从一年来的实施情况看,“负面清单”取得了显著成效,挑战底线和触碰红线的办学行为明显减少,但仍有一些不规范办学行为以隐性或变通形式存在。  当然,我们不能指望禁令一出就解决所有问题。建立规范办学的长效机制,还要强化责任抓落实、协同联动抓整改、创新方式抓监督,防止“按下葫芦浮起瓢”。  比如,有的地方建立“校长负责制+家长监督委员会+第三方评估”的监管体系,实现对办学行为的常态化、全过程监督;多地试点智慧校园管理系统,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测课程开设、作业布置情况。以“负面清单”为抓手,把相关原则具体化为一张“不可为”的明细表,推动构建更加系统、更加有效的规范管理机制,才能更好营造公平公正、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。  也要看到,规范办学行为,不仅是守护教育底线的必然选择,也是提高教育品质的内在要求。  现实中,在一些片面教育观影响下,节假日违规上课补课、“掐尖招生”、违规跨区域招生等现象,一时尚难根除。4月,教育部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。笔者采访时也了解到,有的学校设置“阴阳课表”,报给教育部门一份,自己另外施行一套。这种对不规范办学行为的路径依赖,除了观念偏差,更大的问题是在推进素质教育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面缺少思考、办法不多。  基础教育点多、线长、面广、量大,城乡、区域发展不平衡,不同地方学校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。进一步促进规范办学,不能止步于“严防死守”,还要着力推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。有效统筹线上线下资源,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力量,在规范办学中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、内涵式发展,家长才能更放心,社会才会更满意。  基础教育处于教育最前端,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点。无论时代如何发展,技术怎样革新,育人为本的初心不能变。规范办学只是起点,我们真正追寻的,是打造一片教育的沃土,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健康成长的营地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自己的光彩。
    --------  
    4:26
  • 25年06月18日【人民时评】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
    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06月18日【人民时评】美丽河湖何以美进人心作者:寇江泽  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,着眼于人的真实体验和感受,涵养河湖的文化气息与生命力,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社会氛围必将更浓厚  “湖水越来越干净,瞅着心里就高兴!”江苏南京秦淮区,居民邹梦青徜徉于湖边绿道,感受着月牙湖之变。2016年起,当地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,月牙湖从“黑臭湖”逐渐变成美丽的“水下森林”,如今还成了鸟类乐园。  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”老百姓身边的河湖变化,折射新时代以来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。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(Ⅰ—Ⅲ类)断面比例为90.4%,首次超过90%。长江干流连续5年、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保持Ⅱ类水质,万里长江、九曲黄河焕发新活力。  虽然全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。黑臭水体从根本上消除难度较大,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统筹治理处于起步阶段。前不久,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《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。这是继“水十条”后,我国再次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作出全面部署。对标目标要求查短板、找不足,因地制宜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,正当其时。  美丽河湖是实现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三要素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,必须坚持系统观念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。比如,福建厦门不懈推进筼筜湖综合治理,协同推进“海域、流域、全域”生态保护修复,变“臭水湖”为“城市会客厅”。增强系统思维,聚焦突出问题,科学施策,不断提升河湖生态系统健康水平,才能建设各美其美的美丽河湖。  河湖往往是跨区域的,协同治理才能提升治理效能。广东深圳、东莞两市针对跨区域河流治理难题,建立深莞茅洲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协调机制,茅洲河水质从重度黑臭提升至Ⅲ类。浙皖两省连续实施四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,大力削减入湖污染负荷,千岛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。依托水源地保护、黑臭水体治理等标志性战役,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,方能更高效地守护一方碧水。  开展美丽河湖建设,也是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。安徽宣城依托青弋江流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建成生态型景区18个,培育发展各类民宿1072家,打造出人水共生的生态画卷。实践表明,探索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,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,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,着眼于人的真实体验和感受,涵养河湖的文化气息与生命力,共建共享美丽河湖的社会氛围必将更浓厚。  江河胜景,见证发展之变。久久为功建设美丽河湖,做好生态惠民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大文章,定能成就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。
    --------  
    4:17
  • 25年06月16日【人民时评】更好保障新能源车主权益
    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06月16日【人民时评】更好保障新能源车主权益作者:齐志明  良好的消费权益保障机制,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展望新能源汽车未来,技术进步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定会同步前行  近年来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,既释放技术红利,培育了经济新动能,也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,推动了绿色低碳发展。同时,少数车企及经销商退市,相关售后服务难以保障,给一些消费者带来烦恼。  前不久,随着哪吒汽车关联公司被申请破产,天津一车主发现汽车APP停服,车锁不了,即将到期的车险也未能成功投保。威马汽车申请破产后,也有车主遭遇车辆维修保养难。切实维护每一位车主的合法权益,既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底线要求,也是坚定消费信心、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。  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明确规定:“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,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。”现实中,由于经销商退网、车企清算,原定的“三包”责任陷入“责任真空”,消费者走诉讼维权,费时费力,找到破产管理人时,得到的答复往往是“请排队登记,清偿顺序供应商优先”。当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,不妨立新规、探新路、谋新法,多维度精准发力。  良好的消费权益保障机制,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完善机制,才能从源头减少隐患。鉴于不少新能源车企破产后无力开展维保业务,不妨建立“车企售后责任基金”,用于车企倒闭后车主的维修、保养及配件供应。在汽车生产技术标准上,也应提升关键配件通用性,降低维修难度与成本,推进零配件社会流通。  新能源汽车是很多家庭的重要资产,做好售后服务,对防范化解出行风险、资产风险也十分重要。针对智能化服务,网信、公安等部门可制定软件服务质量与数据安全监管细则,要求车企在倒闭前妥善处理数据迁移、服务接续等问题,防止车企服务系统瞬间宕机引发驾驶安全问题。保险公司在合理评估风险基础上,应尽力发挥“减压阀”“稳定器”作用,制定针对倒闭车企车辆的科学保险方案,避免“一拒了之”。 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是一片蓝海。辩证看,车企退市后的遗留问题,也蕴藏市场商机。这方面,传统燃油车售后服务或可做参考。早在2014年,有关部门就要求打破车企对原厂配件的流通垄断,允许授权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或终端用户转售原厂配件。在这样的开放模式下,独立维修厂有了更多配件采购渠道,车主也有了更多维修选择,能享受到更具性价比的售后服务,激发了传统燃油车售后市场的活力。像比亚迪停产燃油车后,全生命周期的零配件供应仍有保证。推动第三方售后认证体系发展,打造开放、高效、创新的汽车后市场生态,让更多合格机构参与竞争、丰富供给,不仅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、提振消费,也能助力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加速成为新的增长引擎。  维护车主权益,是关乎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答题。展望新能源汽车未来,技术进步与消费者权益保障定会同步前行。多方携手努力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权益保护网,让消费者安心购车、放心用车,必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信心和动力。
    --------  
    4:33

More Education podcasts

About 人民日报《人民时评》每日读报 申论写作学习

不定期更新,尽量全面。感谢收听。本音频专辑电脑制作,在外语、多音字、专业术语等方面可能有不准确的情况,敬请留言私信告知,十分感谢。
Podcast website

Listen to 人民日报《人民时评》每日读报 申论写作学习, The Mel Robbins Podcast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.net app

Get the free radio.net app

  •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
  • Stream via Wi-Fi or Bluetooth
  • Supports Carplay & Android Auto
  • Many other app features

人民日报《人民时评》每日读报 申论写作学习: Podcasts in Family

Social
v7.18.5 | © 2007-2025 radio.de GmbH
Generated: 6/23/2025 - 5:47:39 AM